“敦煌是鬼城” 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其根源并非城市荒芜,而是人们对极端自然环境与历史变迁的片面解读,真实的敦煌是承载千年文明的丝路明珠。
一、“鬼城” 说法的三大来源
恶劣自然环境的联想: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南邻库姆塔格沙漠,北接北山戈壁。部分人将沙漠戈壁的荒凉景象与 “鬼城” 的空旷感关联,忽略了敦煌市区的生机与绿洲的存在。
影视文学的艺术化渲染:许多西部题材的影视、小说,常以敦煌周边的雅丹地貌、沙漠为背景,塑造神秘、苍凉的氛围。这些艺术化场景被观众误等同于敦煌本身,进而产生 “鬼城” 的印象。
对 “废弃之地” 的误解:敦煌境内有玉门关、阳关等多处古城遗址,这些因历史变迁而废弃的遗址,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部分人将 “遗址的废弃” 混淆为 “整个敦煌的荒芜”,误传其为 “鬼城”。
二、真实的敦煌:
鲜活的现代城市:如今的敦煌市区内商铺林立、交通便利,旅游业、农业等产业蓬勃发展。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让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与 “鬼城” 的荒芜形象毫无关联。
厚重的历史底蕴: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壁画与雕塑,记录了千年的宗教、艺术与生活,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而非 “鬼城” 的阴森符号。
独特的自然奇观:除了人文景观,敦煌的自然景观也充满魅力。鸣沙山的沙鸣奇观、月牙泉的千年不涸,以及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 “魔鬼城” 地貌(注:“魔鬼城” 特指雅丹地貌,非敦煌全城),都是独特的自然馈赠,吸引着全球游客探索。
“敦煌是鬼城” 的说法,是对这座城市的极大误读。它不是荒芜的 “鬼城”,而是在沙漠与绿洲间生长、在历史与现代间穿梭的文明之城,值得每个人亲身走进,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上一篇:敦煌旅游景点游览注意事项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