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第一站:敦煌

当车轮碾过河西走廊西端的绿洲边缘,敦煌终于在16天长假的第三天,为我们的反穿之旅拉开序幕。这座被祁连冰川融水哺育的小城,正午的阳光烈得晃眼,刚从北京赶来的我们,恰好撞上周一博物馆闭馆的清闲,倒也顺理成章地把午后时光交给了惬意的午睡,任窗外白杨叶在风中轻晃。

睡醒出门溜达,站在街边环顾,才真切体会到这座小城的奇妙——红柳根雕装饰的门楣与飞天纹样的路灯相映成趣,走几步抬头就能望见远处连绵的沙丘,荒芜与繁华竟只隔了几条街巷。洗车老板一听我们从北京来,立刻催促着去鸣沙山:"今晚有星空音乐会,一三五才有的万人大合唱,抖音上可火了!"

本对唱歌兴致寥寥,但"来都来了"的念头终究占了上风。提前备好的防雨鞋套派上了大用场,踩在细软的沙粒上攀爬,下坡时竟真有种踏浪而归的轻盈,仿佛练就了一身穿梭沙海的绝技。穿过丛丛苇荡,月牙泉便在沙丘环抱中现出身形,像沙漠睁开的温润眼眸,骆驼在水边低头啜饮,倒影随波轻晃,倒让"西出阳关有故人"的苍凉有了温柔注脚。不远处的水月观音像静静伫立,佛光与沙光交融,忽然懂了"佛以慈悲观自在,我从欢喜见如来"的深意。

敦煌

夕阳开始在沙丘棱线晕染出金红,我索性躺在沙上,看霞光漫过天际。等到暮色渐浓,鸣沙山的灯光骤然亮起。摆渡车终点站正上方的沙丘果然是绝佳位置,600平方米的巨幅国旗在人群中缓缓升起,《七里香》《西海情歌》的旋律接踵而至,手机电筒汇成的星河与夜空交相辉映。原本只想旁观的我们,终究没能忍住跟着哼唱,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满山的歌声竟让人眼眶发热。主持人说"把烦恼都留在鸣沙山",此刻倒真觉得那些琐碎心事,都被晚风卷进了沙海深处。

离开景区时特意记牢,110元的门票能畅玩三天,明天还能再来追一场日出。夜色里的沙洲夜市早已烟火升腾,大漠烤鱼的香气混着仙人掌汁的清甜扑面而来,邻桌游客举着杏皮水杯谈笑,恍惚间竟有了丝路商贸繁盛时的错觉。

回到住处时,窗外的敦煌依旧灯火通明,土金色的建筑在夜色中轮廓柔和,不愧是塞上不夜城。明天要去莫高窟赴那场千年之约,此刻先与这片沙山道声晚安。毕竟人生如旅,每一步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正如这敦煌的夜,来过,便不曾忘记。

#河西走廊自驾路线

上一篇:敦煌“十一”假期漫游指南:千年风沙中的诗与远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