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生的自然奇迹

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有一处宛如梦幻般的奇景 —— 鸣沙山月牙泉。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漫漫黄沙之中,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

鸣沙山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 40 千米,南北宽约 20 千米,主峰海拔 1715 米 。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当你攀登鸣沙山时,会发现沙粒细腻柔软,从山顶滑下,沙子会发出嗡嗡的响声,仿佛是这座沙山在低声吟唱,故得名鸣沙山。关于这奇妙的鸣沙现象,科学界经过反复实地勘测和研究,认为与沙粒的排列结构、摩擦振动以及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方向的风通过狭长的通道,把沙源地的沙子吹来,沙子被风卷来之后,在泉区受环形山阻挡旋转上升,从而把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沙粒不断沉积,长年累月,形成了如今的鸣沙山。而当游人登山下滑时,沙粒相互摩擦振动,就会发出各种奇妙的声响,有时如天籁之音,轰然作响,有时又如地府管弦,筝然有声。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山体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远传数十里,在敦煌城中都可以听到,这一奇景在《敦煌县志》中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沙岭晴鸣” 。

在鸣沙山的北麓,有一弯宛如新月般的清泉,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月牙泉。它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水质甘洌,清澄如镜,宛如沙海中一颗晶莹闪光的翡翠,镶嵌在沙山群峰之中,波微沙荡,水色悠悠,“月泉晓澈” 也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内还产有珍稀的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据说有医治百病、延年益寿、催生壮阳的功效,因此当地百姓有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 “三件宝” 的说法。

IMG_20190808_065415-01.jpg

历来水火不相容,沙漠清泉难共存,而月牙泉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虽地处大漠戈壁,四周被沙山环绕,流沙与泉水之间仅隔数十米,但千百年来,虽有烈风劲吹,沙尘飞扬,泉水却从来没有被流沙掩埋,也始终没有被蒸发干涸,令人匪夷所思。原来,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形成了环形山洼,当风进入泉区后会形成上升旋风,把泉四周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这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月牙泉 “绵历千古,沙不填之” 的神奇。经地质专家实地勘察研究,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因素。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弥补了蒸发的损失,千百年来月牙泉才得以不干枯 。

傍晚,是鸣沙山月牙泉最美的时刻之一。当夕阳缓缓西沉,橘红色的余晖如打翻的染料,将天际的云彩浸染成绚丽的绯色,与广袤无垠的金色大漠交相辉映。沙丘在光影变幻中勾勒出柔美曲线,此时的鸣沙山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熠熠生辉。而月牙泉倒映着漫天霞光,宛如镶嵌在大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将千年丝路的壮美与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 。

景区内游人如织,大家都沉浸在这绝美的景色之中。有的游客驻足凝视晚霞中的沙丘轮廓,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沿着沙脊缓缓漫步,细沙在脚下流淌,带来一种温柔的触感;孩童们兴奋地追逐着落日的光影,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摄影爱好者们则架起 “长枪短炮”,争相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绝美瞬间,希望能将这份美好永远定格 。

随着天色逐渐暗下来,月牙泉周围的灯光会在天色完全黑透后点亮,通常在 21:30 - 22:00 之间 。当泉边亭台楼阁的暖黄色灯光在深邃的夜空中勾勒出月牙的轮廓,与璀璨星空相映成趣,那份静谧而梦幻的美,堪称绝唱。此时,鸣沙山的喧嚣渐渐退去,头顶是浩瀚无垠、清晰可见的银河与繁星(如果天气晴好),脚下是沉睡的沙海,眼前是灯光点缀的月牙泉,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梦幻般的氛围中 。

鸣沙山月牙泉,这沙泉共生的自然奇迹,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神秘面纱。无论是那神奇的鸣沙,还是那永不干涸的月牙泉,亦或是傍晚时分那如诗如画的日落美景,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

敦煌 攻略
甘肃 攻略
敦煌 攻略
敦煌 攻略
敦煌 攻略
峡口古城 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