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和绝美的风光,藏在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也藏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从清晨街巷里飘出的面香,到夜市上让人垂涎的烧烤,每一口都带着西北的粗犷与独特风味。下面就来聊聊敦煌那些不容错过的特色小吃。
驴肉黄面
在敦煌的小吃里,驴肉黄面是绕不开的招牌,当地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的说法,可见它的地位。黄面是用蓬灰水和的面,擀得薄如蝉翼,煮熟后筋道弹滑,透着淡淡的麦香。
吃黄面得配驴肉卤,卤汁是用驴肉、香菇、豆腐等慢炖出来的,浓稠鲜香。不少老馆子会把卤汁浇在黄面上,再摆上几片酱驴肉,一口下去,面的筋道、卤的醇厚和驴肉的咸香混在一起,越嚼越有味道。沙洲夜市里的老面馆常坐满食客,不少人端着碗吃得酣畅,吃完还会再加一勺卤汁 —— 这可是老食客的 “标配”。
泡儿油糕
要是喜欢甜食,泡儿油糕得尝尝。它看着像个小巧的 “金元宝”,外皮炸得金黄酥脆,轻轻一咬就掉渣,里面却软乎乎的,还藏着清甜的糖馅。
做泡儿油糕讲究手艺,面要烫得恰到好处,炸的时候得盯着火候,不然外皮就不脆了。咬开的时候得小心,里面的糖馅可能会 “冒热气”,最好先吹一吹。以前这是节庆时才有的吃食,现在在敦煌的小吃街常能见到,不少游客买上一个,拿在手里趁热吃,甜香能从嘴角一直飘到心里。
杏皮水
逛敦煌时要是觉得口干,来杯杏皮水准没错。它是用敦煌本地的李广杏干熬的,颜色是淡淡的琥珀色,喝起来酸甜爽口,还带着杏干的清香。
老辈人熬杏皮水不偷懒,得把杏干泡软了慢慢煮,煮出味道后加糖调味,放凉了再喝。夏天时会冰镇着卖,一口下去,暑气都消了大半;冬天也有热的,喝着暖乎乎的。街头的小摊上常摆着玻璃罐,里面泡着杏皮水,插上吸管就能喝,不少游客喝完还会再买一瓶带着 —— 这可是逛景点时的 “解乏神器”。
沙葱包子
沙葱是沙漠里的 “野菜”,敦煌人把它做成包子,竟成了独特的美味。沙葱带着点辛辣的清香,和羊肉馅混在一起,既解了羊肉的腻,又添了清爽的味道。
包子皮是发面做的,暄软蓬松,咬一口能看到里面翠绿的沙葱和鲜红的羊肉丁,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都舍不得擦。在敦煌的早市上,刚出锅的沙葱包子冒着热气,不少本地人会买上几个当早饭,配着小米粥吃,简单又满足。
烤羊肉串
到了敦煌,怎能不吃烤羊肉串?当地的羊肉新鲜,串得也实在,肥瘦相间的羊肉串在铁签上,架在炭火上一烤,油就 “滋滋” 往下滴,撒上盐、孜然和辣椒面,香味能飘出老远。
敦煌人烤串讲究 “猛火快烤”,炭火得旺,烤的时候不断翻串,让每块肉都烤得均匀。肥的部分烤得焦脆,瘦的部分却嫩得多汁,咬一口满嘴都是肉香和孜然的味道。傍晚的小吃街旁,烤串摊的烟火气最浓,摊主扇着扇子翻着串,食客们坐在小马扎上等着,等串一到手,边吃边聊,连晚风都带着肉香。
这些小吃藏着敦煌的生活滋味,要是去敦煌,不妨多走几步街巷,找个本地人选的小摊子,尝一口地道的味道 —— 说不定某一口,就成了你对敦煌的难忘回忆。